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晓》 全文: 晓窗霭霭渐生明,便起披衣旦气清。 庭雀似矜无二地,村鸡才唱第三声。 花如沐处露偏重,树欲舞时风与轻。 境若田盘佳若此,却因勤政少閒情。
参考注释霭霭 云雾密集的样子 山头霭霭暮云横。——宋· 苏轼《题南溪竹上》 披衣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。 三国 魏 曹丕 《杂诗》之一:“展转不能寐,披衣起彷徨。” 唐 韦应物 《寄冯著》诗:“披衣出茅屋,盥漱临清渠。” 清 吴骞 《扶风传信录》:“二人披衣待旦,别 袁 而归。” 旦气(1).清晨的空气。 明 钱宰 《过城南田舍》诗:“泠然旦气清,逍遥散尘绪。” (2).语本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其日夜之所息、平旦之气。” 朱熹 集注:“平旦之气,谓未与物接之时,清明之气也。”后因以“旦气”泛指朝气。 清 褚人穫 《坚瓠补集·绮语销魂》:“诗有销魂者三,《香奩集》其一也。夫销魂者,即坏心田之谓也……其曰‘最是断肠禁不得,残灯影里梦初回’,旦气梏亡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