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柏的《汪功父聘石友》 全文: 一片寒姿苍玉质,久作歙江秋水骨。 磨瑕砻垢饱风霜,袖手南游来楚国。 我曾研破青烟痕,露华半勺拖玄云。 文理细密温而淳,伯乐一顾空马君。 癯癯好古子汪子,雅有半面如旧情。 巧取豪夺俱不敢,聘以厚礼强委禽。 吉日良辰新劝驾,绛帐交欢相慰藉。 斟酌洙泗闯紫阳,大义发越添声价。 紫阳是渠桑梓贤,久矣骖随辑坠编。 会心不惜时磨研,至理神授珠莹圆。 我今赠君明堂一柱金书墨,霜毫冠带来蟾窟。 楮先生者白而腴,即日相邀来览德。 弦歌声里春光半,净几明窗风日暖。 四友参前无间断,俛首循循而勉勉。 万里一鞭涂甚坦,太极门开初未远。
名句书法欣赏 会心不惜时磨研,至理神授珠莹圆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会心 领悟于心 会心的微笑 不惜(1) 不顾惜 不惜工本 (2) 舍得 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磨研细磨。亦指磨研至损。 五代 齐己 《谢人墨》诗:“只应真典誥,消得苦磨研。” 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三:“磨研清且厉,玉瑟鸣风牖。” 明 马愈 《马氏日抄·李廷珪墨》:“若用一分,先以水依分数渍一宿,然后磨研,乃不伤研。” 清 阮元 《小沧浪笔谈·题二世琅琊台石刻诗》:“岂有鬼神护,得免列缺鞭。良由选石精,岁月无磨研。” 用石磨研碎。迷信传说阴司惩治恶鬼的一种酷刑。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六九回:“若是甚么上刀山,下苦海、碓擣、磨研的恶趣,当真就像那亡过的人在那里受苦一般,哭声震地,好不悽惨!” 至理(1) 最正确或最根本的道理 团结御侮,自然是至理 (2)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神授谓神明所授与。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从子永宁令谦诔》:“若其孝亲睦友,故非天堕地出,异才絶学,如有鬼告神授。” 唐 岑参 《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》诗:“英雄若神授,大材济时危。” 宋 梅尧臣 《观居宁画草虫》诗:“ 寧公 实神授,坐使羣辈伏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