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《至秀州赠钱端公*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》 全文: 鸳鸯湖边月如水,孤舟夜傍鸳鸯起。 平明击缆石桥亭,惭愧冒寒髯御史。 结交最晚情独厚,论心无数今有几。 寂寞抱关叹萧生,耆老执戟哀扬子。 怪君颜采却秀发,无乃迁谪反便美。 天公欲困无奈何,世人共抑真疏矣。 毗陵高山锡为骨,陆子遗味泉冰齿。 贤哉仲氏早拂衣,占断此山长洗耳。 山头望湖光泼眼,山下濯足波生指。 倘容逸少问金堂,记与嵇康留石髓。
名句书法欣赏 山头望湖光泼眼,山下濯足波生指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山头(1) 山的顶部 (2) 山峰 (3) 比喻独占一方的宗派 拉山头 泼眼(1).耀眼,照眼。 宋 苏轼 《送陈睦知潭州》诗:“ 白鹿 泉头山月出,寒光泼眼如流汞。” 宋 陆游 《霜寒不能出户偶书》诗:“篝火烘裘暖,油窗泼眼明。” (2).满眼。 元 张可久 《风入松·九日》曲:“西风泼眼山如画,有黄花休恨无钱。” 清 陈维崧 《秋霁·本意》词:“詎意此际,故园泼眼秋光,一杯雪蚁,几枝风菊。” 濯足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 沧浪 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; 沧浪 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。”本谓洗去脚污。后以“濯足”比喻清除世尘,保持高洁。 晋 夏侯湛 《东方朔画赞》:“退不终否,进亦避荣。临世濯足,希古振缨。” 宋 张孝祥 《水调歌头·泛湘江》词:“濯足夜滩急,晞髮北风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