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子翚的《巡寨偶书》 全文: 穷寇转趋海,吾邦备宜先。 连年戍役频,徽兵及渔佃。 扶藏或稚齿,婴胄仍华颠。 未知戎伍肃,朱旗乱长阡。 林端晚澻发,石妹飞梯悬。 崎岖樵牧地,万灶生浮烟。 我行视营栅,儿戏端可怜。 倚兹形势险,寇至常迁延。 群凶昔吾军,赤指抨鸣弦。 防胡屡瓦解,合冠俄星连。 犹多燕赵儿,意气非当年。 骈车载珍宝,结绮驰婵娟。 时危天稔乱,事岂汝能专。 怒风飞惊涛,河梁失归船。 四顾天地黑,揽衣思茫然。
参考注释燕赵(1).指 战国 时 燕 赵 二国。亦泛指其所在地区,即今 河北省 北部及 山西省 西部一带。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:“王之地一经两海,要约天下,是 燕 赵 无 齐 楚 , 齐 楚 无 燕 赵 也。” 唐 崔湜 《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》诗:“余本 燕 赵 人,秉心愚且直。” 明 章美中 《秋思》诗:“凉风起 燕 赵 ,万里浮云阴。” 朱*德 《太行春感》诗:“从来 燕 赵 多豪杰,驱逐 倭 儿共一樽。” (2).《古诗十九首·东城高且长》有“ 燕 赵 多佳人,美者颜如玉”句,后因以“燕赵”指美女或舞女歌姬。 南朝 梁武帝 《戏作》诗:“长袂必留客,清哇咸绕梁。 燕 赵 羞容止, 西 妲 惭芬芳。” 宋 苏舜钦 《昇阳殿故址》诗:“髑髏今成堆,皆昔 燕 赵 面。” 意气(1) 志向与气概 意气风发 意气扬扬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(2) 精神;神色 意气自若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 意气之盛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》 (3) 志趣 意气投合 (4) 偏激、任性的情绪 意气用事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