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叶适的《吴江华严塔院赠了洪讲师》 全文: 具区以为潴,吴江以为裨。 自专一方浸,尽纳海所遗。 逝川无发叹,丽泽可求师。 昔人会心地,今为鱼鸟资。 飞者自无极,游者自无涯。 造物不谆谆,亦莫分何谁。 此时余与子,相遇相谐嬉。 曾观烟雨外,未满苍茫思。 复来秋风后,重有骚屑悲。 不及日月入,烂焉堕轮规。 尚见波涛惊,累然拥丘坻。 况彼琐细者,蒲菼争纷披。 当年吴季子,德合无醇疵。 范蠡之所矜,视之眇毫厘。 末路张季鹰,适意亦见推。 人才非一端,事近若易移。 常恐后生辈,风流日凌迟。 县忧公家迫,俗陋栋宇卑。 子将跨大阁,对此连天瀰。 英雄久销歇,枯槁乃光辉。 寘余一榻处,析理定兴衰。
名句书法欣赏 昔人会心地,今为鱼鸟资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昔人 前人;古人 心地(1) 指人的存心、用心 心地善良 (2) 佛教语。指心,即思想、意念等。心能生万法,如地能长万物,儒家用以指心性存养 愿问第一义,回向心地初。——杜甫《谒文公上方》 自古圣贤,皆以心地为本。——《朱子全书·学二》 欲广福田,须凭心地。——《镜花缘》 (3) 心情,心境 心地轻松 (4) 心胸、气量 总能够似宝玉这般人材心地?——《红楼梦》 为鱼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微 禹 ,吾其鱼乎。”言若无 大禹 治水,人们将淹没为鱼。后因用“为鱼”喻遭受灾殃。 唐 杜甫 《草堂》诗:“一国实三公,万人欲为鱼。”《新唐书·薛仁贵传》:“帝思其功,乃召见曰:‘畴岁 万年宫 ,微卿,我且为鱼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