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李道纯的《满江红 赞圆庵付居士》 全文: 这个O儿,自历劫以来无象。 况端端正正,亭亭当当。 细入微尘无影迹,大周天界难安放。 更通天彻地任纵横,无遮障。 没根宗,没形状。 烁烁明,团团亮。 只这个便是,本来模样。 放出直超无色*界,收来隐在光明藏。 待顶门、裂破现圆通,金色相。
名句书法欣赏 更通天彻地任纵横,无遮障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通天彻地(1).形容本领十分高强。 元 石德玉 《曲江池》第二折:“总饶你便通天彻地的郎君,也不彀三朝五日遭瘟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五二回:“正是要除起雾兴云法,须请通天彻地人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七回:“其人通天彻地,有几家学问,人不能及。” (2).从天到地,到处。《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·花关索下西川传(续集)》:“平地火焰高三丈,照得通天彻地明。” 纵横(1)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 犹有曲挺纵横者。 刀戟纵横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 (2)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(3)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(4) 放肆;无所顾忌 (5) 指合纵连横 无遮(1).没有掩盖,裸露。 唐 吕岩 《浪淘沙》词:“我有屋三椽,住在灵源,无遮四壁任萧然。” (2).佛教语。谓包容广大,没有遮隔。《楞严经》卷一:“如来开阐无遮,度诸疑谤。” (3).指无遮大会。 唐 黄滔 《丈六金身碑》:“其明年正月十有八日乙未,设二十万人斋,号无遮以落之。” 清 赵翼 《灵谷寺》诗:“七日无遮筵,薰天众香郁。”参见“ 无遮大会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