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杜甫的《遣兴五首》 全文: 蛰龙三冬卧,老鹤万里心。 昔时贤俊人,未遇犹视今。 嵇康不得死,孔明有知音。 又如垄底松,用舍在所寻。 大哉霜雪干,岁久为枯林。 昔者庞德公,未曾入州府。 襄阳耆旧间,处士节独苦。 岂无济时策,终竟畏罗罟。 林茂鸟有归,水深鱼知聚。 举家依鹿门,刘表焉得取。 我今日夜忧,诸弟各异方。 不知死与生,何况道路长。 避寇一分散,饥寒永相望。 岂无柴门归,欲出畏虎狼。 仰看云中雁,禽鸟亦有行。 蓬生非无根,漂荡随高风。 天寒落万里,不复归本丛。 客子念故宅,三年门巷空。 怅望但烽火,戎车满关东。 生涯能几何,常在羁旅中。 昔在洛阳时,亲友相追攀。 送客东郊道,遨游宿南山。 烟尘阻长河,树羽成皋间。 回首载酒地,岂无一日还。 丈夫贵壮健,惨戚非朱颜。
参考注释无济 即“无济于事”,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迄无济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时策合时的谋略、计策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下·献帝伏皇后》:“议郎 赵彦 尝为帝陈言时策, 曹操 恶而杀之。” 清 杜岕 《思贤篇》:“经纬救世言,委蛇遵时策。” 终竟(1).完毕;穷尽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下·顺烈梁皇后》:“私自忖度,日夜虚劣,不能復与羣公卿士共相终竟。”《孝经·丧亲》“丧不过三年,示民有终也” 唐玄宗 注:“夫孝子有终生之忧,圣人以三年为制者,使人知有终竟之限也。” (2).终究;毕竟。 唐 杜甫 《遣兴》诗之二:“岂无济时策,终竟畏罗罟。” 宋 陆游 《即事》诗:“知我向来惟断简,会心终竟在孤蓬。” 鲁迅 《华盖集·战士和苍蝇》:“然而,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;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。” 罗罟罗网。喻法网。 唐 杜甫 《遣兴》诗之二:“岂无济时策,终竟畏罗罟。”罗,一本作“ 网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