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之道的《冬不雪春苦雨外台为民心恻檄郡请祷於法*轮应》 全文: 谁令一日如三秋,仁人方念淮南州。 斯民忍饥望麰麦,积雨又有伤残忧。 冬温土燥生春瘴,半夜风声来枕上。 晓看飞雪欲堆檐,白马参差攒玉嶂。 年饥高下艺麦多,暴如山阜汸如河。 那知雪欲苦淫潦,两岐半吐翻随波。 欣闻万事一言了,使者勤民坐待晓。 指麾郡将率官僚,出郭共迎罗汉祷。 由来天意每因人,况自至诚宜感神。 明朝披雾走乌辔,晴光杲杲清无尘。 回头菽粟贱如水,醉饱田间摩腹觜。 周行四海不齎粮,可但携壶饷邻里。 出游遂继文昌谣,追锋行赴公车招。 快将刘晏干排手,衮衣入相裨唐尧。 广文才气迈燕许,分教芹宫从少驻。 政德稳步玉笋班,好尾輶轩上天去。
参考注释高下 指高低、优劣(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)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山阜亦作“ 山峊 ”。土山。泛指山岭。《荀子·赋》:“有物於此,生於山阜,处於室堂。”《楚辞·王逸<九思·悯上>》:“川谷兮渊渊,山峊兮峉峉。” 洪兴祖 补注:“峊即‘阜’字。”《新唐书·西域传下·箇失蜜》:“ 曷逻闍补罗 者,其大四千里,有都城,多山阜,人驍勇。” 杨玉如 《辛亥革命先著记》第七章第三节:“城北部旷阔,多山阜,房屋甚稀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