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碧树风花先春度,珠帘粉泽无人顾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吴少微的《古意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碧树(1).绿色的树木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碧树而冬生,实丹而味酸。” 南朝 梁 萧统 《七契》:“碧树初蕊,緑草含滋。” 唐 杜甫 《锦树行》:“霜凋碧树作锦树,万壑东逝无停留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四三回:“西园碧树今如此,莫近高窗卧听秋。” (2).玉树。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:“碧树瑶树在其北。” 高诱 注:“碧,青玉也。” 汉 班固 《西都赋》:“珊瑚碧树,周阿而生。”《文选·鲍照<芜城赋>》:“璇渊碧树,弋林钓渚之馆。” 李善 注:“碧树,玉树也。” 唐 卢照邻 《长安古意》诗:“啼花戏蝶千门侧,碧树银臺万种色。” 风花(1).风中的花。《南齐书·乐志》:“阳春白日风花香,趋步明月舞瑶堂。” 唐 卢照邻 《折杨柳》诗:“露叶疑啼脸,风花乱舞衣。” 宋 陈师道 《奏酬应物》诗:“生世如风花,高下亦偶然。” (2).指天空斑驳散乱的云气。 宋 晁补之 《祝家墩阻水旦起舟人云天上风花顺矣作一绝》:“明日扬颿应復驶,蒸云散乱作风花。” 明 杨慎 《田家喜晴谣》:“风花闪日日笑云,云气烘为雀头色。”自注:“俗以云气斑驳谓之风花。” (3).指起风前的大雾。 宋 陆游 《自开岁略无三日晴戏作长句》:“雨脚稍收初见日,风花忽起又遮山。”自注:“风欲作,则大雾充塞,谓之风花。” (4).指用华丽辞藻写景状物的诗文。 唐 白居易 《答故人》诗:“读书未百卷,信口嘲风花。” 宋 胡仔 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杜少陵五》:“《诗眼》云:‘世俗喜綺丽,知文者能轻之;后生好风花,老大即厌之。’” 清 龚自珍 《歌筵有乞书扇者》诗:“天教伪体领风花,一代人材有岁差。” 先春(1).茶的异名。 唐 卢仝 《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》诗:“仁风暗结珠琲瓃,先春抽出黄金芽。” 宋 沉遘 《七言赠杨乐道建茶》诗:“ 建溪 石上摘先春,万里封包数数珍。” (2).犹早春。 明 张居正 《贺瑞雪表》之一:“兆丰穰于嗣岁,啟农扈于先春。” 清 叶廷琯 《吹网录·<虞山妖乱志>撰人》:“两公以先春行,余以孟冬从。” 珠帘用线穿成一条条垂直串珠构成的帘幕 散入珠帘。——唐·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 粉泽(1).粉黛脂泽,均为化妆用品。引申为装饰。 唐 上官仪 《劝封禅表》:“发神化之丹青,敷礼义之粉泽。”《初学记》卷二一引《太公六韬》:“礼者,天理之粉泽。” 金 元好问 《己亥十一月十三日雪晴夜半读书山东龛看月》诗:“ 青女 有功加粉泽, 素娥 无意惜娉婷。” 姚华 《曲海一勺·原乐》:“玉帛鐘鼓,不惟其器,岂必绚烂多仪,炫其粉泽,喧闐众响,藉为玄黄?” (2).修饰,润色。《新唐书·员半千传》:“ 半千 不顓任吏,常以文雅粉泽,故所至礼化大行。” 明 归有光 《河南策问对》:“善用人之长,引天下知名士以佐佑王化,粉泽典章,成一王法。” 清 厉鹗 《东城杂记·程源》:“ 孔子 曰:‘举逸民,天下之民归心焉。’吾思起草茅巖穴,以粉泽太平。” (3).特指文词上刻意雕饰。 唐 柳宗元 《报崔黯秀才书》:“今世贵辞而矜书,粉泽以为工,遒密以为能,不亦外乎!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一三九:“ 欧公 东坡 亦皆於经术本领上用功,今人只是於枝叶上粉泽尔。” (4).掩饰。《新唐书·卢从史传》:“既得志,寖恣不道,至夺部将妻,而能辩给粉泽其非。” 无人(1).没有人才。《左传·文公十三年》:“﹝ 士会 ﹞乃行。 绕朝 赠之以策,曰:‘子无谓 秦 无人,吾谋适不用也。’” 金 元好问 《曲阜纪行》诗之八:“吾谋未及用,勿谓 秦 无人。” (2).没有人;没人在。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 秦王 屏左右,宫中虚无人。” 三国 魏 应璩 《与侍郎曹良思书》:“足下去后,甚相思想。《叔田》有无人之歌,闉闍有匪存之思,风人之作,岂虚也哉!” 宋 柳永 《斗百花》词:“深院无人,黄昏乍拆鞦韆,空锁满庭花雨。”参阅《诗·郑风·叔于田》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