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邵亨贞的《江城梅花引 己卯除夕》 全文: 灯前儿女小团*。 岁将阑。 夜将残。 一度逢春,一度减朱颜。 明日东风三十二,又添得,二毛侵,鬓底斑。 世问世间行路难。 身世闲。 天地宽。 往事往事恨未了,长恨儒冠。 爆竹声中,春又到柴关。 一任黄尘门外扰,且留取,旧梅花,独自看。
名句书法欣赏 往事往事恨未了,长恨儒冠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往事 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未了(1) 没有了却、结束 未了的心事 (2) 漫漫,没有终点 未了的欠债 长恨(1).犹言遗恨千古。 汉 扬雄 《剧秦美新》:“所怀不章,长恨黄泉。”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明德马皇后》:“何意老志復不从哉?万年之日长恨矣!” 唐 韩愈 《感春》诗之一:“三盃取醉不復论,一生长恨奈何许。” (2).指千古之遗恨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代东门行》:“长歌欲自*慰,弥起长恨端。” (3). 唐 白居易 所作《长恨歌》的略称。 唐 白居易 《编集拙诗戏赠元九李二十》:“一篇《长恨》有风情,十首《秦吟》近正声。” 儒冠(1).古代儒生戴的帽子。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 沛公 不好儒,诸客冠儒冠来者, 沛公 輒解其冠,溲溺其中。” 唐 韩愈 《送侯参谋赴河中幕》诗:“犹思脱儒冠,弃死取先登。” 清 侯方域 《司成公家传》:“﹝ 邓生 ﹞詬公谓:‘若乃养马,而我职弟子员,冠儒冠。’” (2).借指儒生。 唐 杜甫 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:“紈袴不饿死,儒冠多误身。” 宋 王禹偁 《谢宣赐表》:“儒冠之荣,无以加此。” 清 方文 《送萧赓九北归》诗:“ 长干 一见喜且悲,儒冠端被虚名误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