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郭波的《陆象山先生墓》 全文: 大道久荆榛,歧路苦未并。 博约岂不贤,末学恣驰骋。 口耳谩纷纭,徒知响与影。 吾心自神明,一掬涵万境。 昔者斯文麾,紫阳已独秉。 厥德天不孤,时生陆子静。 陆朱夫何殊,性天俱炳炳。 议论偶异同,吁咈岂为痉。 考亭任重资,汲多费深绠。 象山直劈豪,举手提要领。 一起跬步间,循循登峻岭。 一从百仞巅,洞视下万顷。 辙迹随入途,金兰同有永。 何知好事徒,纷纷自燕郢。 古人亦有言,闻过乃为幸。 二翁九京中,岂不重炯炯。 低头古墓下,想象见光景。 有剑不敢悬,为君发深省。
名句书法欣赏 二翁九京中,岂不重炯炯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九京(1).即 九原 。 春秋 时 晋 大夫的墓地。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 赵文子 与 叔向 游于 九京 。” 韦昭 注:“京当为原。”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於 九京 也。” 郑玄 注:“ 晋 卿大夫之墓地在 九原 。京盖字之误。” 清 胡鸣玉 《订讹杂录》卷二:“ 方氏 曰:‘ 九京 即 九原 。指其冢之高曰京,指其地之广曰原。’则九京、九原本通用。” (2).泛指墓地。 宋 黄庭坚 《送范德孺知庆州》诗:“平生端有活国计,百不一试薶九京。” (3).犹九泉。指地下。 宋 叶适 《翁诚之墓志铭》:“不忮不求,归全其生乎,不从古人於九京乎?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哭主》:“高皇帝在九京,不管亡家破鼎,那知他圣子神孙,反不如飘蓬断梗。” 周实 《哭洗酲》诗:“詎知霹靂一声惊,君遽弃我归九京。” 岂不 难道不…?怎么不…? 岂不容易? 炯炯 明亮——多用于目光 两眼炯炯有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