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游古中盘作》 全文: 静寄到两日,大略已粗观。 平明出北门,就近游中盘。 中盘虽不遥,亦在青云端。 跋马历石栈,蹄下听鸣湍。 少林别岐路,砟硌还跻攀。 须叟入松门,红墙出簇攒。 丹梯千百层,拾级凌紫烟。 马或弗可进,徒步仍向前。 祇宫既云莅,屏息礼金仙。 手拈不根花,别我忽一年。 其左有精舍,盘阿我所颜。 下视千里遥,尽列咫尺间。 设非半晌劳,安寄万虑閒。 云閒固未能,辄复摛吟篇。
参考注释下视(1).由高处往下看。《墨子·非儒》:“高拱下视。” 汉 扬雄 《甘泉赋》:“攀琁璣而下视兮,行游目乎 三危 。”《旧唐书·王方庆传》:“山径危险,石路曲狭,上瞻骇目,下视寒心。” (2).轻视,看不起。 宋 范仲淹 《议守》:“ 匈奴 屡变,往往犯塞,杀戮吏民,不胜其酷。至于书问傲慢,下视中国。”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下:“ 曹相 下视 张松 。” 明 李贽 《定林庵记》:“子欲学,幸毋下视 周安 。”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 咫尺(1)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 咫尺之遥 (2)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