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石宝的《悼亡》 全文: 骤骥下长坂,日月双转毂。 容华易消歇,奈此光景速。 结发与君欢,绣帘映华屋。 芙蓉为君面,秋水为君目。 佩君宜男草,饭君落英菊。 谁知绰约姿,弃置在山谷。 凄风偃蔓草,犹疑靡罗縠。 皎月射危坡,哀乌号古木。 安知下泉人,不念我幽独。 君无儿与女,谁为君斩服。 白杨渐有芽,二月酒初熟。 荒凉隧道外,徒使奔童仆。 纸钱烧作灰,素手岂堪掬。 抛殽在中野,秪充饥鸢腹。 回风从西南,袅袅如纺轴。 未知是芳魂,瞻望令頞蹙。 伉俪虽人合,乃亦系骨肉。 顾彼双飞鸟,安能不反复。 语尽情未舒,聊以歌代哭。
参考注释风从顺从,响应。 晋 孙楚 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若侮慢,不式王命,然后谋力云合,指麾风从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奏上时务书》:“大君有命,孰不风从。” 孙中山 《民生主义》第一讲:“至于 马克思 所著的书,和所发明的学说,可说是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的大成,所以他的学说一出来之后,便举世风从。” 西南(1) 西南方 其西南诸峰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 (2) ;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 (3) 指我国西南地区,包括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西藏等省区 袅袅(1) 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。——温庭筠《台城晓朝曲》 青烟袅袅 (2)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垂杨袅袅 (3) 形容声音延长不绝,宛转悠扬 余音袅袅 (4) 体态柔美的样子 袅袅素*女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