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戴奎的《应朋来临别索题存耕旧隐图》 全文: 忆昔百丈岩前游,泊船去登湖上楼。 天清野旷一凝望,锦屏森列当前头。 中见苍厓拔地起,绝怜嘉木连云稠。 䆗窱回溪出僧宇,参差危壑生悬流。 人言此地倘归隐,布衣便欲轻公侯。 茆屋春深薜荔长,石栏路绕丛篁幽。 长镵茯苓静可斸,空林柿叶寒仍收。 回头世事忽如猬,廿年误向红尘里。 不知何日继追寻,每忆此山劳梦寐。 应君示我新画图,开卷中堂起烟雾。 摩挲浓墨思旧经,却似登楼看山处。 君谓松根即故庐,一榻左右俱图书。 沙田水足牛力壮,归耕试论今何如。
参考注释春深春意浓郁。 唐 储光羲 《钓鱼湾》诗:“垂钓緑湾春,春深杏花乱。” 宋 秦观 《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》:“支枕星河横醉后,入帘飞絮报春深。” 许地山 《危巢坠简·春桃》:“ 春桃 愉悦的声音就像春深的莺啼一样。” 薜荔(1).植物名。又称木莲。常绿藤本,蔓生,叶椭圆形,花极小,隐于花托内。果实富胶汁,可制凉粉,有解暑作用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擥禾根以结茝兮,贯薜荔之落蘂。” 王逸 注:“薜荔,香草也,缘木而生蘂实也。” 唐 宋之问 《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》诗:“薜荔摇青气,桄榔翳碧苔。”参阅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七·木莲》。 (2).梵语Preta的译音。或译为“薜荔多”。义为饿鬼。 唐 玄应 《一切经音义》卷九:“薜荔,蒲细,来计反,此译言饿鬼也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十:“薜荔者,饿鬼名也。” 石栏见“ 石阑干 ”。 丛篁丛生的竹子。 唐 宋之问 《泛镜湖南溪》诗:“沓嶂开天小,丛篁夹路迷。” 宋 陈与义 《纵步至董氏园亭》诗之二:“自移一榻西窗下,要近丛篁听雨声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