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庭坚的《予欲金玉汝赠黄从善》 全文: 汪山复重兮朋友失,长处幽篁兮隔离天日。 鸟声无人兮我友来即,久矣不闻德人之言兮,为余发药。 嘉若人兮甚好修,兰薰而时发兮,水删德而用柔。 有璞连城,方谟匠兮,忍其与斗筲议之。 螫吾手而不砭兮,举百体而弃之。 为民父母兮,灼子之肤,何能忍。 顾白日临辰兮,臣何爱不与俱来。 古之人偿责言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。 虹气贯斗牛兮,岂用俗人之町畦。 予爱兰而莫与予佩兮,曰斯其不情。 帝关九牡兮,照下土孔明。 予将观东海兮,蛙说予以坎井。 盍尝视吾宝兮,兹有重於岑鼎。 予欲金玉汝兮,汝既金玉。 揭日月以适四方兮,殆而按剑以为戮。 雁以不鸣烹,木以材而斲。 天下皆羿兮,矢来无乡,惟应以无名之朴。
参考注释百体(1).人体的各个部分。《管子·立政》:“令则行,禁则止,宪之所及,俗之所被,如百体之从心,政之所期也。”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夫人生百体坚彊,手足便利,耳目聪明而心圣智,岂非士之愿与?” 唐 白居易 《隐几》诗:“百体如槁木,兀然无所知。” 宋 何薳 《青渚纪闻·杨醇叟道术》:“此人面如美玉琢成,百体完就,无一不佳者。” 清 曾国藩 《送刘椒云南归序》:“圣人之异於众人者安在乎?耳目口鼻,心知百体,皆得其职而已矣。” (2).百官的部属。《国语·郑语》:“合十数以训百体。” 韦昭 注:“ 贾 唐 云:‘百体,百官各有体属也。’” (3).书法的百种书体。 南朝 梁 庾元威 《论书》:“ 湘东王 遣 沮阳 令 韦仲 定为九十一种,次功曹 谢善勛 增其九法,合成百体。”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广知》:“百体中有悬针书……半草书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