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张兑的《天门山图》 全文: 我家三世居山国,寝食嬉游见山色。 去年前作京华行,万里平原载车辙。 荆山嵯峨镇南纪,华岳金精照秋水。 太行绵延坠马首,北望居庸雪中峙。 归来泛舟淮与江,匡庐相接高崆峒。 南过潇湘望衡岳,九疑苍梧罗烟幢。 此生倦游历艰险,故山兀嵂聊游衍。 今年直上天门峰,始觉从前兴犹浅。 天门洞开云气通,江东峨眉皆下风。 低昂二八若昆季,意气相倾争长雄。 清猿夜啼霜竹折,猛虎昼号山石裂。 风来往往神听闻,日上时时天帚揭。 烟萝敷纷薜枝垂,细禽飞来如枣肥。 六月仙源溪水涨,中有洞府藏蛟螭。 可怜宜都周内史,古冢累累在山址。 感时抚景亦怆然,周朴短篇焉足拟。 兹山冠绝平生游,安得云梯登上头。 左携赤松右浮丘,下视八极尘埃浮。 杨侯此图谁为写?天下名山无似者。 他日功成期早归,相与为邻住山下。
参考注释来往往来来去去。形容往来频繁。 元 无名氏 《度柳翠》第二折:“我着你再休恋那红尘内赤力力虎鬭龙争,碧天边来往往鸟飞兔走。” 听闻(1) 听的活动 骇人听闻 (2) 指听到的内容 以广听闻 时时常常。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 袁盎 虽家居,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。” 唐 李咸用 《题刘处士居》诗:“溪鸟时时窥户牖,山云往往宿庭除。” 杨朔 《潼关之夜》: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,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。” 天帚《初学记》卷八引《荆州图副记》:“天门角上石生倒垂下一竹拂,谓之天帚。”因以称山野倒拂的树木为天帚。 元 张养浩 《田居自和》诗之二:“山展野屏随地远,风挥天帚扫云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