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余继登的《登凤凰台台上有石甚奇前为陈光禄移去竟沉江中》 全文: 李白游白下,曾为凤台吟。 凤去几千载,台名直至今。 我来登此台,秋色亦已深。 高台久荒凉,古木尚阴森。 但对骢马客,不闻彩凤音。 游览未终竟,斜日下高岑。 好雨从西来,凉气袭我襟。 台上有奇石,闻向江中沉。 利令石可移,恻焉感予心。
参考注释高台(1).高建楼台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昔先君 襄公 ,高臺广池,湛乐饮酒。”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其适遇淫君……高臺深池,撞鐘舞女,斩刈民力,输掠其聚,以成其违,不恤后人。” (2).高的楼台。 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造 姑苏 之高臺,临四远而特建。” 明 王世贞 《登岱》诗:“ 轩辕黄帝 有高臺,鞭石千秋輦道开。” (3).比喻京师。《文选·曹植<杂诗>之一》:“高臺多悲风,朝日照北林。” 李善 注引《新语》:“高臺,喻京师。” (4).头之别称。 清 厉荃 《事物异名录·形貌·头》:“《黄庭经》:高臺通天临中野。”原注:“头为高臺。” 荒凉 荒芜冷落。形容旷野无人的景况 一个荒凉的村庄 阴森 阴沉、昏暗而令人害怕的;形容幽暗惨淡的样子 阴森可怖的监牢 峭壑阴森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