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宋祁的《顺祀诗》 全文: 孰顺其祀,明明天子。 天子谦让,诏群臣其议。 惟章献、章懿,遂祔先帝。 宜索而典,而古而今。 顺考攸宜,慰我孝心。 群臣稽首,不远厥成。 伊先猷是程,伊大孝是经。 匪祥符孰从,则莫我京。 三代庙寝,止一帝后。 汉制已迁,儒臣罔究。 礼缺不称,因朴趋陋。 亲靡祔尊,神挈斯佑。 帝曰俞哉,予奉二慈。 匪曰无典,实成训是依。 促灼尔龟,爰蕝尔仪。 琢金追玉,昭款信辞。 不敢先后,惟以顺跻。 孟冬十月,大飨其时。 朕不惮勤,于庭遗之。 吉日辛酉,帝自文德。 至于大庆,奉宝授册。 永怀劬劳,孝贯天极。 虞宾在位,百官承式。 顯顯太岁,惟册宝是将。 和鸾有容,龙旗孔扬。 既至于庙,是承是告。 奉迁后主,合侑文考。 有主则止,有匹得行。 遂旅豆笾,以及芼牲。 明水太羹,有飶有澄。 鼓钟钦钦,鼓瑟鼓琴。 考悦妣安,蠲我德音。 德音惟何,帝受纯嘏。 不专斯飨,用赦天下。 开释罪辜,赐逮九军。 一人作孝,庶邦蒙仁。 礼非天作,托始于圣。 圣克正始,万世攸定。 作述交善,神人胥庆。 天谓皇帝,既付所覆。 帝克孝治,奉亲以侑。 其收丕祺,蕃衍后昆。
参考注释豆笾祭器。木制的叫豆,竹制的叫笾。《书·武成》:“丁未,祀于 周 庙,邦甸侯卫,骏奔走,执豆籩。” 蔡沉 集传:“豆,木豆;籩,竹豆。祭器也。” 唐 包佶 《祀雨师乐章·迎神》:“惟馨展礼,爰列豆籩。” 明 李东阳 《郊坛分献再得四渎》诗:“羽衣道士通仪节,白髮牺人説豆籩。” 清 戴名世 《敕授承德郎刘公墓志铭》:“生典型,死豆籩;葬同穴,有贤媛;固其藏,千万年。” 以及 表示并列关系,还…,和…,同… 国家领导人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