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赵孟頫浴马图》 全文: 碧波澄澈朗见底,十四飞龙浴其里。 权奇沛艾韵金风,俊骨昂藏鬉上指。 奚官无事出上兰,骊黄牝牡凭区观。 饮流齧草适其性,谁传神者赵集贤。 集贤画马身即马,牖中窥之无真假。 何必晚年罢此枝,应是自身不自写。 我闻转物乃如来,孰非马者独马哉。 伯时画马绣老劝,彼野狐禅何足论。
参考注释集贤(1).聚集贤人。 唐 张九龄 《集贤殿书院奉敕送学士张说上赐燕序》:“ 集贤殿 者,本 集仙殿 也……遂改‘仙’为‘贤’,去华务实。且有后命,增其学秩。是以集贤之庭,更为论思之室矣。” (2).集贤殿书院的省称。 唐 韩愈 《顺宗实录四》:“ 城 字 亢宗 ……好学,贫不能得书,乃求入集贤为书写吏,窃官书读之。” 之无(1).之字与无字。 唐 白居易 《与元九书》:“僕始生六七月时,乳母抱弄於书屏下,有指无字之字示僕者,僕虽口未能言,心已默识。” 金 元好问 《赠利州侯神童》诗:“极知之无不足讶,更恐洛诵难为功。” (2).借指简单易识之字。 明 刘元卿 《贤奕编·应谐·乍解张皇》:“ 汝 有田舍翁,家貲殽盛,而累世不识之无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医术》:“张曰‘我仅识之无耳,乌能是?’道士笑曰:‘迂哉!名医何必多识字乎?但行之耳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