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嵲的《劝农》 全文: 奉诏励农耦,建旟行近郊。 流云生薄阴,远色澹平皋。 溪口逾散涣,山远始岧峣。 柔荑展翠茵,穹石架长桥。 暂休佳士庐,竹树干云霄。 步障疑围饰,杂花竞娴妖。 妆面羞短垣,儿童惊鼓饶。 皇恩信广大,只事因游遨。 竞识使君车,夫妇杂颠毛。 竟夕不知回,偃月生林梢。 已举候亭火,犹滞川上桡。 抚己愧民氓,归思戒屯膏。
参考注释散涣(1).形容水四散而流。 汉 司马相如 《上林赋》:“陂池貏豸,沇溶淫鬻,散涣夷陆,亭皋千里,靡不被筑。” 南朝 宋 鲍照 《登大雷岸与妹书》:“散涣长惊,电透箭疾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愚溪对》:“西海有水,散涣而无力,不能负芥。” (2).引申指团体或民心涣散松懈。 明 李东阳 《改建忻庙学记》:“虽严驱力禁,强而使之学,亦散涣流荡而不可得。” 梁启超 《南海康先生传》第六章:“又以为 中国 人公德缺乏,团体散涣。” (3).分布。 汉 王褒 《洞箫赋》:“气旁迕以飞射兮,驰散涣以逫律。” 远始原始,最初。 元 虞集 《<罗氏族谱>序》:“圣人之心,亦岂不欲夫士庶人者,皆有以推其烝烝之孝,上及其远始曾高之祖,而无所閒歟。” 岧峣 山高峻貌 践蹊隧之危阻,登岧峣之高岑。——曹植《九愁赋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