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舜元的《地动聊句》 全文: 大荒孟冬月,末旬高舂时。 日腹昏盲伥,风口鸣呜咿。 万灵困险戚,百槎嗟阳衰。 浓寒有胜气,天冻无败期。 六指忽摇曳,群蹠初奔驰。 丸铜落蟾吻。 始异张浑仪。 列宿犯天纪,预念汉志辞。 民甍函鼓舞,禁堞强崩离。 坐骇市声死,立怖人足踦。 坦途重车偾,急傅壮马欹。 陵早劝抚手,砾块当扬箕。 停污有乱浪,僵木无静枝。 众喙不暇息,沓嶂惊欲飞。 踊塔撼铎碎,安流荡舟疲。 倒壶丧午漏,颠巢骇眠鸱。 居人眩眸子,行客劳髑儿。 南北顿儵忽,西东播戎夷。 四镇一毛重,百川寸涔微。 众蛰不安土,群毛难丽皮。 惊者去靡所,仆或如见挤。 轰雷下檐瓦,决玉倾仓粢。 双颠太室吻,四躍宸庭螭。 万宇变旋室,百城如转机。 念此大灾患,必由政瑕疵。 胜社勇厥气,孤阳病其威。 傅是下乘上,亦日尊屈卑。 夫惟至静者,忧不可保之。 况乃易动物,何以能自持。 高者恐颠坠,下者当鎮綏。 天戒岂得慢,肉食宜自思。 变首孽可息,损降祸可违。 愿进小臣语,兼为丹扆规。 伟哉聪明主,勿遗地动诗。
参考注释太室亦作“ 大室 ”。1.太庙中央之室,亦指太庙。《书·洛诰》:“王入太室祼。” 孔 传:“太室,清庙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太室,室之大者,故为清庙。庙有五室,中央曰太室。”《春秋·文公十三年》:“大室屋坏。” 杜预 注:“大庙之室。” (2).山名。即 嵩山 。在今 河南省 登封县 北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 四岳 、 三涂 、 阳城 、 大室 、 荆山 、 中南 ,九州之险也,是不一姓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大室即中岳 嵩高山 也,在 豫州 。”《史记·楚世家》:“ 幽王 为 太室 之盟。” 裴駰 集解引 杜预 曰:“ 太室 , 中岳 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