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何逊的《往晋陵联句》 全文: 临别我伤悲。 送归子自适。 刘金不可散。 卜盖何由惜。 从来重分阴。 未曾轻尺璧。 故任情一异。 于是望三益。 尔自高楼寝。 予返东皋陌。 寄语落毛人。 非复平原客。 问舍且求田。 音乱无可择。 胜门成好事。 盘纡欲何索。
参考注释于是 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三益(1).谓直、谅、多闻。语本《论语·季氏》:“ 孔子 曰: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。”《后汉书·冯衍传下》:“臣自惟无三益之才,不敢处三损之地。” 晋 慧远 《庐山东林杂诗》:“妙同趣自均,一悟超三益。” 宋 苏轼 《除吕公著守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制》:“朕重失此三益之友,而閔劳以万几之烦。” (2).借指良友。 晋 挚虞 《答杜育》诗:“赖兹三益,如琢如切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杂体诗》之二二:“素心正如此,开径望三益。” 宋 梅尧臣 《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题蒙亭》诗:“风物稍佳时,把酒会三益。” (3).指梅、竹、石。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五:“ 东坡 赞 文与可 梅竹石云:‘梅寒而秀,竹瘦而寿,石丑而文,是为三益之友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