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许浑的《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》 全文: 夜醉晨方醒,孤吟恐失群。 海鰌潮上见,江鹄雾中闻。 未腊梅先实,经冬草自薰。 树随山崦合,泉到石棱分。 虎迹空林雨,猿声绝岭云。 萧萧异乡鬓,明日共丝棼。 薄暮缘西峡,停桡一访僧。 鹭巢横卧柳,猿饮倒垂藤。 水曲岩千叠,云重树百层。 山风寒殿磬,溪雨夜船灯。 滩涨危槎没,泉冲怪石崩。 中台一襟泪,岁杪别良朋。 密树分苍壁,长溪抱碧岑。 海风闻鹤远,潭日见鱼深。 松盖环清韵,榕根架绿阴。 洞丁多斫石,蛮女半淘金。 南浦惊春至,西楼送月沉。 江流不过岭,何处寄归心。 月在行人起,千峰复万峰。 海虚争翡翠,溪逻斗芙蓉。 古木高生槲,阴池满种松。 火探深洞燕,香送远潭龙。 蓝坞寒先烧,禾堂晚并舂。 更投何处宿,西峡隔云钟。
参考注释海鰌1.即露脊鲸。 唐 刘恂 《岭表录异》卷下:“海鰌,即海上最伟者也。其小者亦千餘尺,吞舟之説,固非谬也。每岁, 广州 常发铜船,过 安南 货易,路经 调黎 深阔处,或见十餘山,或出或没,篙工曰:‘非山岛,鰌鱼背也。’双目闪烁,鬐鬣若簸朱旗。日中忽雨霢霂,舟子曰:‘此鰌鱼喷气,水散于空,风势吹来若雨耳。’” 唐 许浑 《题峡山寺》诗之一:“海鰌潮上见,江鵠雾中闻。” 2.小型战船名。 唐 黄滔 《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》:“其东画长川以为洫,西连乎南,盘别浦以为沟,悉通海鰌。” 宋 杨万里 《海鰌赋》:“笑未既,海鰌万艘相继突出而争雄矣,其迅如风,其飞如龙。”《宋史·虞允文传》:“中流官军亦以海鰌船衝敌,舟皆平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