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野花》 全文: 塞甸金令司神权,野花秋较春时妍。 东皇女夷不过问,错绮缛绣争嬽嬽。 高低绰约殊娟姣,群友翾飞弗相扰。 傲霜凌雪此其常,节比南花犹觉好。 嵇含疏亦广蒐罗,龙沙地远曾未过。 设使揣称复侔色,春风桃李何争多。 我命中人随意采,挂瓶香气胜兰茝。 陡忆孤山锦径西,依然兴会于斯在。 独惜无名名亦得,增谱群芳著子墨。 卢胡大笑有是哉,得无犹被名相域。 牡丹芍药称者谁,裳裳者华自岂知。 以彼例此应罢之,用全其天恒希夷。
参考注释希夷(1).《老子》:“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。” 河上公 注:“无色曰夷,无声曰希。”后因以“希夷”指虚寂玄妙。 南朝 梁 萧统 《谢敕参解讲启》:“至理希夷,微言渊奥,非所能钻仰。” 唐 权德舆 《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》诗:“莫究希夷理,空怀涣汗恩。” (2).指虚寂玄妙的境界。 唐 韩愈 《顺宗实录五》:“臣闻上圣玄邈,独超乎希夷;彊名之极,犹存乎罔象。” 唐 钱起 《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》诗:“睿想入希夷,真游到 具茨 。” (3).谓清静无为,任其自然。《北史·序传·李行之》:“年将六纪,官歷四朝,道协希夷,事忘可否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病中宴坐》诗:“外安支离体,中养希夷心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》之一:“宵旰三星纪,希夷十闰年。” (4).指道家、道士。 唐 元稹 《周先生》诗:“希夷 周先生 ,烧香调琴心。” 明 高启 《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》诗:“愿从希夷游,稽首青牛翁。” 清 高孝本 《登华山》诗:“希夷云际卧,毛女树边逢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