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沈守正的《七支庵遇无穷》 全文: 为爱水关水,因便到七支。 老僧映户立,惊是囊时师。 十载不相见,何缘得在兹。 当时同游侣,各各东西驰。 亦有先归者,北邙生茅茨。 白下前朝寺,荒芜半不治。 何当变陵谷,弹指巳若斯。 言罢长太息,握手怜鬓丝。 相期共销夏,劳劳安所之。
参考注释老僧(1).年老的和尚。 唐 韩愈 《与孟简尚书书》:“ 潮州 时,有一老僧号 大颠 ,颇聪明,识道理。” 宋 陆游 《夏夜泛舟书所见》诗:“山房犹復畏炎蒸,长掩柴门媿老僧。” 清 郑燮 《题画兰二十一则》之七:“昔游 天目山 ,与老僧坐密室中,闻幽兰香,不知所出。” (2).老和尚自称。《警世通言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》:“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,愿投宅上为儿,以报盖棺之德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居士,你但放心,説兇得吉。你若果有山高水低,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。” 时师当代的儒者。 汉 刘歆 《移太常博士》:“今其书见在,时师传读而已。” 唐 杨炯 《<王勃集>序》:“时师百年之学,旬日兼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