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朱多炡的《同张明成司业饮管子安使君舟中申旦而别各赋一诗》 全文: 未妨关法急,来就使君期。 胜算藏彄戏,遍师刻烛诗。 闻歌两岸近,荡桨百壶移。 野烧侵沙灭,疏钟渡水迟。 西山半衔月,南浦暗流澌。 旅雁啼更彻,樯乌讹尾时。 江空人籁息,衣冷曙霜欺。 极乐无朝夕,轻装动别离。 脂膰秣五马,前路满旌麾。
参考注释人籁(1).人吹*箫所发出的音响。籁,古代管乐器。一说即排箫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女闻人籟而未闻地籟,女闻地籟而未闻天籟。” 成玄英 疏:“籟,簫也,长一尺二寸,十六管,象凤翅, 舜 作也。”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 子游 曰:‘地籟则众窍是已,人籟则比竹是已,敢问天籟?’” 王先谦 集解:“以竹相比而吹之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·“音乐”?》:“然而皮是粗定了;不幸而‘拊不留手’的竟不是我的皮,还能听到什么 庄周 先生所指教的天籁、地籁和人籁。” (2).泛指人发出的声音。 金 党怀英 《睡觉门外月色如昼霜风过翏然成声》诗:“始知天籟非人籟,吹万由来果不同。” 叶圣陶 《倪唤之》五:“早起劳作的人们发出种种声响,汇合成跃动的人籁。” (3).指人力精工制作的作品。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七:“无题之诗,天籟也,有题之诗,人籟也。天籟易工,人籟难工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