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解愠书屋作歌》 全文: 古称大禹下车泣,所为民心不若尧舜时。 是则重华歌解愠,亦将因击壤之民稍异顺帝之则不识而不知。 三帝之德讵相远,曾未百年世风日下已如斯。 逮今三千馀年俗更降,而且九州之外户益滋。 于斯时也,乃欲一夫一妇皆得其所无愠色,是犹求雪于夏,其必无也夫何疑。 是以吾居解愠书屋,惟是恧焉增忸怩。
参考注释是以 所以;因此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,众人皆醉而我独醒,是以见放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 解愠消除怨怒。语出《孔子家语·辩乐解》:“昔者 舜 弹五絃之琴,造《南风》之诗,其诗曰:‘南风之薰兮,可以解吾民之愠兮。南风之时兮,可以阜吾民之财兮。’” 唐 张九龄 《恩赐乐游园宴应制》诗:“晞阳人似露,解愠物从风。” 清 袁枚 《答某明府书》:“足下解愠处甚多,其速往可也。” 何启 胡礼恒 《新政论议》:“公平布则郅治可期,有阜财解愠之风,无敢怒难言之隐也。” 书屋 供读书的房子 忸怩 形容羞愧或不大方的样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