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佚名的《【双调】新水令 春情》 全文: 落红满地暮春天,另一番蜂愁蝶怨。 愁切切,恨绵绵。 待要团圆,除非梦中。 见。 小小亭轩,燕子来时帘未卷。 深庭小院,杜鹃啼处月空圆。 金钗。 拨尽玉炉烟,香尘渍满琵琶面。 谁共言?何时枕匾黄金钏?。 日高犹自眠,病体尚嫌倦。 细将往事思量遍,越无心整翠钿。 鸾钗断,凤髻偏,腻残妆泪痕满面。 隔纱窗消声儿唤玉莲,那人。 儿敢有些爻变。 桃腮湿胭脂浅,榴裙摺皱香罗软,这相思教人怎遣?分开翡。 翠巢,掂损螳螂玉,空锁鸳鸯殿。 十分人怎禁两叶眉难展?有愁烦万千。 羞栽并。 蒂莲,懒整合欢带,怕见双飞燕。 情书附锦鳞,佳音凭黄犬,何处也风流少年?。 我将魂魄梦中寻,只恐怕阳台路儿远。
名句书法欣赏 鸾钗断,凤髻偏,腻残妆泪痕满面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鸾钗鸾形的钗子。 唐 李商隐 《河阳诗》:“湿银注镜井口平,鸞釵映月寒錚錚。” 刘学锴 余恕诚 集解引 道源 注:“《杜阳杂编》:‘ 唐 同昌公主 有九鸞之釵。’” 明 唐寅 《题美人图》诗:“鸞釵压鬢髻偏新,雾湿云低别种情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桂》诗:“露铸鸞釵色,风薰 鷲岭 香。” 凤髻古代的一种发型。 唐 宇文氏 《妆台记》:“ 周文王 於髻上加珠翠翘花,傅之铅粉,其髻高名曰凤髻。” 后蜀 欧阳炯 《凤楼春》词:“凤髻緑云丛,深掩房櫳。” 元 钱惟善 《次陈君瑞游凤凰山光明寺》诗:“左瞻剑戟龙门并,上脱冠巾凤髻双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浣溪沙》词:“凤髻抛残秋草生,高梧湿月冷无声。” 妆泪指女子的粉泪。 唐 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:“夜深忽梦少年事,梦啼妆泪红阑干。” 满面 整个面部 满面笑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