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赵居贞的《云门山投龙诗》 全文: 晓登云门山,直上一千尺。 绝顶弥孤耸,盘途几倾窄。 前对竖裂峰,下临削成壁。 阳巘灵芝秀,阴崖半天赤。 大壑静不波,渺溟无际极。 是时雪初霁,冱寒水更积。 披展送龙仪,宁安服狐白。 沛恩惟圣主,祈福在方伯。 三元章醮升,五域□□觌。 帟幕翠微亘,机茵丹洞辟。 祝起鸣天鼓,拜传端素册。 霞间朱绂萦,岚际黄裳襞。 玉策奉诚信,仙佩俟奔驿。 香气入岫门,瑞云出岩石。 至诚必招感,大福旋来格。 空中忽神言,帝寿万千百。
参考注释时雪应时的雪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冬之月﹞行夏令,则水潦败国,时雪不降,冰冻消释。” 宋 陈鹄 《耆旧续闻》卷五:“乃自去冬,时雪不降;今春大旱,赤地千里。” 冱寒闭寒。谓不得见日,极为寒冷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其藏冰也,深山穷谷,固阴冱寒,於是乎取之。” 杜预 注:“冱,闭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牢阴闭寒,言其不得见日,寒甚之处。” 宋 范仲淹 《邓州谢上表》:“臣以患肺久深,每秋必发,求去冱寒之地,以就便安之所,庶近医药,存养晚年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真宗咸平二年》:“ 杨延朗 集丁壮护守,时冱寒, 延朗 命汲水注城外,及旦,冰坚不可攻, 辽 师解去。” 沍寒:寒气凝结。谓极为寒冷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其藏冰也,深山穷谷,固阴沍寒,於是乎取之。”沍,一本作“ 冱 ”。 三国 魏 曹操 《明罚令》:“且北方沍寒地,老少羸弱,将有不堪之患。”《明史·魏时亮传》:“十月初,詔停日讲。 时亮 率同列言天未沍寒,不宜遽輟。” 李大钊 《青春》:“冰雪沍寒之天,一幻而为百卉昭苏之天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