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钱应庚的《春草碧 次韵酬复孺》 全文: 折冲尊俎谈兵略。 还记五湖船,烟波约。 东邻有客归来,应讶山翁瘦如鹤。 问讯旧玄都,今非昨。 当年锦里依稀,青山似削。 天地一蘧庐,从栖泊。 西园长记前游,乘兴重来看阑药。 白首友于情,同忧乐。
名句书法欣赏 天地一蘧庐,从栖泊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天地(1) 天和地。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天地之闻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原君》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(2)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(3) 指天地之间,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 天地百法乎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。 天地不能生人。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。 蘧庐古代驿传中供人休息的房子。犹今言旅馆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仁义,先王之蘧庐也,止可以一宿,而不可久处。” 郭象 注:“蘧庐,犹传舍。” 唐 刘禹锡 《管城新驿记》:“蘧庐有甲乙,牀帐有冬夏。” 金 党怀英 《村斋遗事》诗:“人生天地真蘧庐,外物扰扰吾何须。” 严复 《原强》:“法制者,圣人之芻狗,先王之蘧庐也,一陈不可復用,一宿不可復留。” 栖泊亦作“栖泊”。居留;停泊;寄居。 唐 陈子昂 《古意》诗:“闻君太平世,栖泊灵臺侧。” 元 虞集 《画鹤》诗:“碧虚寥寥积雪高,直过 萧臺 絶栖泊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七:“有同行驻泊一船,也是一个官人在内……栖泊相并,两边彼此动问。” 清 吴泰来 《金缕曲·上元日丹阳旅寓对雪同述庵作》:“百年身世悲秋籜,最愁人,试灯风里,天涯栖泊。” 清 谭嗣同 《仁学》二五:“心栖泊于外,流转不停,寖至无所栖泊,执为大苦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