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李昱的《赠蔡正伯二十六句》 全文: 石井田边读书处,好山绕屋青无数。 寻常俗客不到门,自得平生隐居趣。 中山蔡君清有馀,拄杖冲寒忽相遇。 升堂磬折延上座,挥麈悬河发谈助。 酌君射洪之渌酒,煨以岷山之紫芋。 取琴为我弹赤璧,如此英雄大江去。 起看星斗光阑干,天风萧萧袭衣屦。 方今四海频戈鋋,与君飘蓬同旅寓。 藤床对月谈未了,清晨告别何匆遽。 惜君岂不苦挽留,肯伴山间白云住。 岂无鲍叔知管仲,亦有陈蕃下徐孺。 临分握手情依依,聊复挥毫赋长句。 君能别后重相寻,记取门前两槐树。
参考注释井田(1).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。以方九百亩为一里,划为九区,形如“井”字,故名。其中为公田,外八区为私田,八家均私百亩,同养公田。公事毕,然后治私事。从 春秋 时起,井田制日趋崩溃,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。《穀梁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古者三百步为里,名曰井田。井田者,九百亩,公田居一。” 范宁 注:“出除公田八十亩,餘八百二十亩,故井田之法,八家共一井,八百亩。餘二十亩,家各二亩半,为庐舍。” 三国 魏 曹操 《度关山》诗:“封建五爵,井田刑狱。” 严復 《论中国教化之退》:“ 秦 併天下,更古制,更井田而为阡陌。”参阅《周礼·考工记·匠人》、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。 (2).泛指田地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归心》:“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,穷编户以为僧尼也?” (3).在采矿工程中,一个矿田可分为属各个井(坑)开采的若干部分,每个部分称为一个“井田”。 读书(1)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(2)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无数(1) 无法计数,指数量极多 可能的组合是无数的 (2) 不知底细 胸中无数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