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颜颐仲的《和碧玉千峰诗》 全文: 道在穹壤间,如日照万国。 淳乾再中天,斯文荷申锡。 惟时朱夫子,一柱擎天力。 勉斋妙心传,月印寒潭碧。 东野正始音,绝唱未易续。 昕庭万言对,珠玑灿盈掬。 一麾压南州,寒谷回春燠。 煌煌漳水珠,照耀昆山玉。 美哉巽斋守,杰构捐金钱。 横经踞皋比,冠剑来三千。 贤侯揭新扁,伟观还当年。 孰能踵公武,名盖东南天。 经畬望有秋,譬彼田舍翁。 学道犹学医,百脉期疏通。 立身尚名节,峻峙千仞峰。 勉哉蹈前修,毋与流俗同。
参考注释立身 安身,存身 几无立身之地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 名节名誉与节操。 出处: 《汉书·龚胜传》:“二人相友,并著名节。” 晋 李密 《陈情事表》:“本图宦达,不矜名节。” 《晋书·吕光载记》:“欲全卿名节 ,不使贻笑将来。” 宋 王禹偁 《上史馆吕相公书》:“今馆中之士先进者……皆砥砺名节,老于文学。” 明 黄道周《节寰袁公传》:“董先生(董其昌)曰:‘ 公(袁可立)护名节,胜于功名。善刀而藏,见机勇退’” 明 于谦《无题》:名节重泰山,利欲轻鸿毛 。 许杰 《邻居》一:“人家的名节呢,你不能轻易毁坏。” 峻峙(1).高耸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乔岳峻峙,命世兴贤。” (2).指耸立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故宫北石柱》:“周垣峻峙,隅楼特起。” (3).陡峭。 宋 张耒 《明道杂志》:“﹝ 黄州 ﹞去治无百步,有山入 江 ,石崖颇峻峙,土人言:此 赤壁磯 也。” 千仞形容极高或极深。古以八尺为仞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,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。”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刑德》:“千仞之高,人不轻凌。” 晋 司马彪 《赠山涛》诗:“上凌青云霓,下临千仞谷。” 清 方文 《陈卧子子龙》诗:“惠心烛千仞,雄风扇八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