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道潜的《證师圣可桐虚斋》 全文: 吾闻峄山桐,猗猗排秀干。 栖鸾宿凤信所奇,众木纷纷何足算。 呜呼,天相彼质,复虚彼心。 故其声之隐也无阂,其动也无留。 有叩而鸣,体佚而休。 嘉上人之妙龄兮,无适俗之卑韵。 刚有拟于斯桐兮,廓中虚以受训。 异速成之朝荣兮,培益厚而日敏。 悼像末之寥寥兮,蹇吾道之不振。 续芳尘于祖席兮,他日非桐虚上人者而复谁何哉。
参考注释上人(1) 旧时尊称僧人 (2) 佛教称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,上人矣 (3) 指职位高的统治者 (4) 上等人 农工商贾劳苦营生,非上人之所为 (5) 〈方〉∶指父母或祖父母 (6) 凌驾于他人之上 妙龄 妙年,多指女子的青春时期 无适(1).犹无往,到处。《荀子·礼论》:“三年之丧,何也?曰:称情而立文,因以饰羣别亲疏贵贱之节,而不可益损也。故曰无适不易之术也。” 杨倞 注:“适,往也。无往不易,言所至皆不可易。”《文选·颜延之<陶徵士诔>》:“赋诗归来,高蹈独善,亦既超旷,无适非心。” 张铣 注:“旷,明;适,往也。言既远明事理,则无往不合其心也。” (2).不快,不舒畅。 唐 岑参 《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》诗:“失路情无适,离怀思不堪。” (1).见“ 无适无莫 ”。 (2).无敌。适,通“ 敌 ”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 吴王 夫差 无适於天下,轻诸侯,凌 齐 晋 ,遂以杀身亡国。”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夫一者至贵,无适於天下,圣人託於无适,故民命繫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