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贤的《和陶诗·归田园居六首其六》 全文: 井田废已久,平野皆阡陌。 力耕足自给,我心良可适。 床头浊酒熟,开樽醉月夕。 人生安得常,倏如驹过隙。 素心乐恬淡,不为外物役。 室人颇勤劬,明灯夜深绩。 衣食免寒馁,安敢望饶益。
参考注释衣食 衣服和食物,泛指各种基本生活资料 寒馁犹饥寒。 晋 陶潜 《杂诗》之八:“躬亲未曾替,寒馁常糟糠。” 唐 沉既济 《枕中记》:“吾家 山 东,有良田五顷,足以御寒馁,何苦求禄?” 唐 陆龟蒙 《送小鸡山樵人序》:“不忍见儿孙寒馁之色。” 饶益(1).富裕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七十子之徒, 赐 最为饶益。” 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歙山斗星研》:“色正天碧,细罗文中涵金星七,布列如斗宿状,辅星在焉。因目之为斗星研。 汪 自是家道饶益。” (2).指赢利。 清 曾国藩 《新宁刘君墓碑铭》:“当君初贾异县,颇求饶益,以娱亲心。” (3).使人受利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庐山慧远法师诔》:“广演慈悲,饶益众生。”《敦煌变文汇录·譬喻经变文》:“恨你在生之日,慳贪疾垢,日夜只是算人,无一念饶益之心,只是万般损害。” 许地山 《缀网劳蛛·换巢鸾凤》:“你为饶益众生,舍得将自己作践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