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何士弘的《翠屏山》 全文: 俗山如俗人,过眼不相揖。 据鞍无好诗,羁思泊胸臆。 行行见翠屏,景意两相适。 烟萝幕青黛,山厓铲苍壁。 云霞油然生,杉桧森以立。 鸣禽递清响,飞泉散珠急。 我疑有幽人,相傍崖居密。 朝餐紫霞英,暮啖香松实。
参考注释幽人(1).幽隐之人;隐士。《易·履》:“履道坦坦,幽人贞吉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幽人贞吉者,既无险难,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。”《后汉书·逸民传序》:“ 光武 侧席幽人,求之若不及。” 清 顾炎武 《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》诗:“策杖向郊坰,幽人在巖户。” (2).指幽居之士。 宋 苏轼 《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》诗:“幽人无事不出门,偶逐东风转良夜。” 相傍(1).靠近;依傍。《水浒传》第二三回:“那时已有申牌时分,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一:“自己与 王惠 ,短拨着牲口骑了,相傍而行。”《人民文学》1981年第8期:“待到明年家乡原野的迎春花开,我一定会相傍在你的身旁。” (2).谓男女相配。 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双订》:“我才卿貌,今生合该相傍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