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履的《次韵和正仲燕保宁览辉游崇胜凤台》 全文: 霜晨饮保宁,亭午游崇胜。 两寺连一岗,相远亦相映。 登临目所击,今古坐可證。 重轻叹吴鼎,白黑昭晋乘。 山空霸气灭,花草埋幽径。 松孤不易立,修竹无衰盛。 徘徊凤凰台,默默揆所称。 虞恩动植被,周道乾坤正。 仪韶与鸣岐,如影随形凭。 宋文三十年,陈迹俛仰竟。 因公肆笔题,发我悲秋兴。 鄙哉草间活,起自青衣侦。 弱嗣弛严训,元嘉仅澄静。 凤兮何德衰,来贻后人订。 微干生巨枝,虽有理亦横。 非类心必殊,同声始相应。 迩来王蜀朝,攻杀日靡定。 而彼四灵物,迭出如为佞。 因知德未臻,不足称符命。 已矣勿复陈,杯中醉贤圣。
参考注释已矣(1) (2) 语气词连用,加强语,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,可译成“啦” (3) “已”为动词,止,完结。“矣”为语气词“了”。“已矣”可译成“完了”,“算了” 老夫已矣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而今已矣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 杯中指杯中之酒。 明 卓人月 《花舫缘》第一出:“吾何痛,且尽此杯中。” 贤圣(1).道德才智极高。《六韬·盈虚》:“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;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。” 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周室三母》:“盖 太姜 渊智非常,虽 太王 之贤圣,亦与之谋。” 宋 洪迈 《容斋三笔·吾家四六》:“念叠矩重规,当贤圣之君七作。” (2).道德才智极高的人。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“故去就之变,知者不能一;远近之服,贤圣不能同。” 唐 杨炯 《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》:“ 周京 赫赫, 成 康 之至教蔑闻; 鲁国 巖巖,贤圣之餘风可坠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陆中丞》:“六岁受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,以古贤圣自期。” 郁达夫 《初秋杂感》诗之二:“何必珊瑚夸斗富,本来贤圣不言贫。” (3).佛;菩萨。 (4).贤人酒和圣人酒的并称。 宋 林逋 《答潘司理》诗:“岑寂园庐何所对,酒中贤圣药君臣。”参见“ 贤人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