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姚合的《秋中寄崔道士》 全文: 贫居雀喧噪,况乃静巷陌。 夜眠睡不成,空庭闻露滴。 旁有一杯酒,欢然如对客。 月光久逾明,照得笔墨白。 平生志舒豁,难可似兹夕。 四肢得自便,虽劳不为役。 故人山中住,善治活身策。 五谷口不尝,比僧更闲寂。 我今暂得安,自谓脱幽戚。 君身长逍遥,日月争老得。
名句书法欣赏 夜眠睡不成,空庭闻露滴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眠睡犹睡眠。《魏书·乐志》:“ 晋平公 闻清角而颠陨, 魏文侯 听古雅而眠睡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张常侍池凉夜闲宴赠诸公》诗:“朝忙少游宴,夕困多眠睡。”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 徽宗 伴 师师 共寝, 杨戩 、 高俅 别一处眠睡。” 不成 ——作语气词用在句末,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,常与“难道”、“莫非”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,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空庭幽寂的庭院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斋中读书》诗:“虚馆絶諍讼,空庭来鸟雀。” 南朝 宋 鲍照 《秋夜》诗之二:“荒径驰野鼠,空庭聚山雀。” 唐 刘长卿 《客舍喜郑三见寄》诗:“穷巷无人鸟雀閒,空庭新雨莓苔緑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回:“良夜迢迢甚伴?对空庭寂寞,花光清絶。” 露滴露水珠。 唐 赵彦昭 《秋朝木芙蓉》诗:“平明露滴垂红脸,似有朝愁暮落时。” 宋 卢氏 《凤栖梧·题泥溪驿》词:“鈿带双垂金缕细,玉佩玎璫,露滴寒如水。” 郁达夫 《沉沦》四:“稻上的露滴,还同明珠似的挂在那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