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降旨缓徵直隶去岁勘不成灾州县应徵赋税诗以志事》 全文: 畿辅昨荐饥,赈贷屡熟筹。 赈则既与民,贷应逢稔酬。 皇天慈万民,去岁幸有秋。 即廑偿无力,缓许登来牟。 而何秋出蝗,亟命勤捕搜。 虽称不为灾,蹂*躏宁免不。 新正当布恩,此正所宜赒。 一十三州县,皆曾螟螣投。 旧贷及新供,概令迟呼求。 庶几事春耕,闾阎馀力留。 一以愧幕调,一以怀井收。
参考注释畿辅 国都所在的地方,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畿辅某官某妻。——明· 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 荐饥连年灾荒;连续灾荒。《左传·僖公十三年》:“ 晋 荐饥。” 孔颖达 疏引 李巡 曰:“连岁不熟曰荐。” 宋 苏轼 《喜雨亭记》:“五日不雨则无麦……十日不雨则无禾。无麦无禾,岁且荐饥,狱讼繁兴,而盗贼滋炽。” 见“ 荐饥 ”。 亦作“ 荐飢 ”。连年灾荒;连续灾荒。荐,通“ 洊 ”。《北史·儒林传下·黎景熙》:“或恐极阳生阴,秋多雨水,年復不登,人将无颜。如又荐飢,为虑更甚。” 清 陆以湉 《冷庐杂识·担粥》:“ 道光 癸巳, 林文忠公 抚 吴 ,冬荐饥。” 赈贷救济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今东方岁荒民飢,道路不通, 东岳 太师亟科条,开东方诸仓,賑贷穷乏,以施仁道。” 宋 叶适 《吕君墓志铭》:“君致富虽纤微,然遇旱飢,輒再出稻子数千斛,助州县賑贷。” 清 刘大櫆 《张复斋传》:“值岁歉,先生请穀得七千餘石,多方賑贷,全活甚众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