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葛绍体的《头陀岭》 全文: 峭绝不可步,肩舆屡颠覆。 南北三十里,上下九回曲。 两畔沿古松,虬枝乱相续。 根迸石齿裂,叶密云气宿。 或一盖高张,或万蛇奔促。 或魑魅隐见,或虎豹踯躅。 纵无游子悲,遇此亦惨目。 鼠梯侧将崩,鸟迳深更蹙。 吾道岂终穷,朅来意何欲。
名句书法欣赏 南北三十里,上下九回曲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南北(1) 北方和南方 (2)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三十(1).数词。十的三倍。《诗·小雅·无羊》:“三十维物,尔牲则具。”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。” (2).指三十岁。《穀梁传·文公十二年》:“丈夫三十而娶。” 南朝 梁简文帝 《戏赠丽人》诗:“自矜心所爱,三十侍中郎。” 唐 崔灝 《赠王威古》诗:“三十羽林将,出身常事边。” (3).指三十年。 唐 权德舆 《古兴》诗:“人生大限虽百岁,就中三十称一世。” 上下(1) 高处和低处;上面和下面;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。——《孙子·谋攻》 鸣声上下,游人去而禽鸟乐也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 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。——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(2)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(3)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(4) 指程度上高低、优劣 不分上下 (5) 用在数量词后,表示概数;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(6)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,上下只得担待一步!——《水浒传》 九回曲逶迤曲折貌。 唐 李益 《促促曲》:“促促何促促, 黄河 九回曲。嫁与棹船郎,空牀将影宿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