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适意两首》 全文: 十年为旅客,常有饥寒愁。 三年作谏官,复多尸素羞。 有酒不暇饮,有山不得游。 岂无平生志,拘牵不自由。 一朝归渭上,泛如不系舟。 置心世事外,无喜亦无忧。 终日一蔬食,终年一布裘。 寒来弥懒放,数日一梳头。 朝睡足始起,夜酌醉即休。 人心不过适,适外复何求?早岁从旅游,颇谙时俗意。 中年忝班列,备见朝廷事。 作客诚已难,为臣尤不易。 况予方且介,举动多忤累。 直道速我尤,诡遇非吾志。 胸中十年内,消尽浩然气。 自从返田亩,顿觉无忧愧。 蟠木用难施,浮云心易遂。 悠悠身与世,从此两相弃。
名句书法欣赏 三年作谏官,复多尸素羞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谏官 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 鲁公为谏官。—— 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 尸素(1).谓居位食禄而不尽职。常用作自谦之词。 三国 魏 锺繇 《上汉献帝自劾书》:“尸素重禄,旷职废任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让绢状》:“臣食国家厚禄,居陛下清官,每月俸钱,尚慙尸素,无名之货,岂合苟求。” 宋 岳飞 《奏辞开府札子》:“每怀尸素之忧,未効毫分之报。”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彼保傅令僕备位尸素,不克分君父之忧,因当引为己咎。” (2).指居位食禄不尽职的人。《陈书·后主纪》:“政刑日紊,尸素盈朝,躭荒为长夜之饮。” 林纾 《答某公书》:“岂忍割弃可恋之日,冒沾尸素之禄,以遽远老母!”参见“ 尸位素餐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