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陈镒的《次韵答道元上人》 全文: 久住灵泉学苦空,青青瘦竹伴癯容。 朝飞锡杖无惊鹤,夜诵经台有听龙。 说法精微多聚石,洗肠清净更餐松。 归来趺坐岩西屋,白月如珠照笔峰。
参考注释飞锡(1).佛教语。谓僧人等执锡杖飞空。据《释氏要览》卷下:“今僧游行,嘉称飞锡。此因高僧 隐峰 游 五臺 ,出 淮西 ,掷锡飞空而往也。若西天得道僧,往来多是飞锡。”《文选·孙绰<游天台山赋>》:“ 王乔 控鹤以冲天, 应真 飞锡以躡虚。” 李周翰 注:“ 应真 ,得真道之人,执锡杖而行於虚空,故云飞也。” (2).佛教语。指僧人游方。 唐 冷朝阳 《同张深秀才游华严寺》诗:“有僧飞锡到,留客话松间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寄国清处谦》诗:“近有高僧飞锡去,更无餘事出山来。” 清 钱谦益 《与素华禅师书》:“弥天飞锡,仍归旧隐。” (3).佛教语。指游方僧。 唐 张说 《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》诗:“何由侣飞锡,从此脱朝簪。” 经台用于讽诵佛经的平台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山居赋》:“面南岭,建经臺;倚北阜,筑讲堂;傍危峰,立禪室;临浚流,列僧房。” 清 董国华 《忆旧游·秋寺》词:“凄然经臺静,嘆莲花香老,冷到蒲*团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