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铜雀瓦砚歌》 全文: 范土为瓦瓦成石,石瓦土兮谁本质。 摩挲苍玉认前朝,尚有建安年可识。 相州当日筑高台,鸳瓦精传陶氏术。 铅丹细捣杂胡桃,大浸稽天不漏滴。 贮歌藏舞鄙齐云,更拟二乔陈笋席。 仲谋孟德今何在,相争霸业春冰释。 铜雀荒凉荆棘丛,谷陵迁变匪朝夕。 遂使多于帛缕物,一器千金乃不易。 何人规为润色生,洼尊圆月中绳尺。 岁月既久火性沉,润似端溪老坑出。 松滋宝帚获嘉朋,书媒文亩资幽适。 讵数虢州土贡佳,呵之直欲流神液。 寄情竹素玩古今,松雪斋中想捉笔。 非人磨墨墨磨人,东坡果入维摩室。
参考注释规为谓谋度所为之事。《礼记·儒行》:“儒有上不臣天子,下不事诸侯……不臣不仕,其规为有如此者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谓不与人为臣,不求仕官,但自规度所为之事而行。” 宋 司马光 《策问》之三:“法施於民则祀之,有功於民则祀之,圣人规为必不妄也,子大夫其懋明之。” 润色 修饰文字,使有文采 乃增损而润色之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 洼尊见“ 洼樽 ”。 月中 每月的中间几天 绳尺(1).工匠用以较曲直、量长短的工具。 宋 叶适 《祭韩子师尚书文》:“威望之所销压,气焰之所炙炘,绳尺之所裁量,机智之所纠纷。” 清 唐甄 《潜书·良功》:“天下之材不齐,其成器也万变万巧而不一,岂有斧刀之所不能施者哉?岂有绳尺之所不可合者哉?” 金近 《测量队到村里来》:“测量队到我们村里来了,把那根长长的绳尺拉开。” (2).比喻法度、规矩。 宋 陆游 《东阳陈君义庄记》:“今虽自力,而不合於有司之绳尺。” 清 魏源 《黄山》诗之三:“变幻各纵奇,不復就绳尺。” (3).衡量。 清 周亮工 《何省斋太史诗序》:“作为诗古文词,纵笔所如,龙驤霞蔚,不可以诸家相绳尺,而能卓然自为一家。” (4).引申为以之为标准。 清 二石生 《十洲春语》卷下:“席上歌《借扇》、《见娘》二折,出腔收韵,绳尺 魏 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