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道潜的《寄宗室赵伯言朝请》 全文: 赵侯天人裔,雅韵能拔俗。 岂意江湖间,解后识眉目。 高谈为余倾,落落如转毂。 端无贵富骄,但有文字欲。 交游多望士,颉颃争驰逐。 艰难风义高,迹与古人续。 铜章领剧邑,宛在江之曲。 鸣弦陶永日,了不事鞭扑。 新诗拟建安,简远词不缛。 锦囊有馀弃,示我仅盈轴。 持还故山栖,把玩时反覆。 美哉韶濩音,锵然落岩谷。 嗟余真浅陋,学海无一掬。 仰君东溟深,短绠不可触。
参考注释天人(1) 天和人;天象和人事 天人之际 天人合一 (2) 仙人;神人;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 (3) 特指天子 雅韵(1).雅正的韵律。 汉 蔡邕 《琴赋》:“指掌反覆,抑案藏摧,於是繁絃既抑,雅韵復扬。” 唐 李商隐 《高松》诗:“有风传雅韵,无雪试幽姿。” 明 宋濂 《送晋王傅李君恩迪之官诗》序:“我知 李君 文且贤也,翩翩乎修辞,截截乎雅韵。” (2).风雅的韵致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汉过》:“嘲弄嗤妍,凌尚侮慢者,谓之萧豁雅韵。”《宋书·谢方明传》:“无他伎能,自然有雅韵。” 宋 叶适 《题韩尚书帖》:“当时有识者皆怪讶,谓‘此乃古人遗风,前辈雅韵,奈何反被劾也’。” 拔俗超出凡俗;超越流俗。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至人能变,达士拔俗。” 南朝 齐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耿介拔俗之标,萧洒出尘之想。” 唐 李白 《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》诗:“ 裴公 有仙标,拔俗数千丈。” 宋 王禹偁 《为史馆李相公让官表》:“伏念臣才非拔俗,世乏显官,爰自策名,适逢昌运。” 清 沉初 《西清笔记·纪文献》:“ 裘文达 尚书,书法自成一家,其瀟洒拔俗之致,似不食人间烟火者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