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流谦的《钱元质饮客月岩前小亭酒半月上移席坐岩下四》 全文: 两山齐起屹双阙,一岩突出刳寒月。 成行松桂自昭穆,入耳流泉闻宫角。 向来妙思发天蕴,突兀小亭着能稳。 渔郎撑舟更何之,不信武陵眉睫近。 殷勤置酒临清夜,主人不凡客殊野。 酒酣烛暗月初上,却徙胡床坐岩下。 疎疎林阳光半轮悬,破碎寒塘万珪璧。 恐有仙人海上来,仿佛天风响环玦。 蟆颐先生有矜色,索我题诗纪清绝。 才薄将奈此景何,唤起吾家跨鲸白。
名句书法欣赏 向来妙思发天蕴,突兀小亭着能稳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向来(1) 一贯如此 (2) 先前 向来之烟霞。——唐·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 向来不过笼络耳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 妙思精妙的构思。《陈书·司马申传》:“﹝ 申 ﹞十四便善弈棊…… 子春 素知 申 ,即於坐所呼与为对, 申 每有妙思, 异 ( 朱异 )观而奇之,因引 申 游处。” 明 谢榛 《四溟诗话》卷三:“易者虽不紧要,亦当冥心搜句,或成三二篇,则妙思种种出焉。” (1).精深的思想。妙,通“ 眇 ”,深远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艺增》:“诸子之文,笔墨之疏,大贤所著,妙思所集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丽辞》:“《易》之《文》《繫》,圣人之妙思也。” (2).深思,认真思考。妙,通“ 眇 ”,深远。 三国 魏 曹丕 《与吴质书》:“每念昔日 南皮 之游,诚不可忘,既妙思‘六经’,逍遥百氏,弹碁閒设,终以六博。” 突兀(1) 突然变化的 平原过去了,面前山峦世界突兀而起 (2) 高耸的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。——唐· 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 突兀而已。——宋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 苍然突兀。——明· 顾炎武《复庵记》 突兀的山石 (3) 突然 事情来得这么突兀,使她不知所措 (4) 出乎意料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