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曹勋的《和丹客林公》 全文: 自念老境今枯杨,徒顺和辈求药方。 颇闻大药性炎燥,如燎于原其中藏。 是非海里石鼎煎,大药何适求云仙。 但传钟吕有妙旨,著在诗曲成华编。 诵之如射必中的,坚然不朽贯金石。 内外悉云妙在丹,吐纳何尝及津液。 此事知有行则差,种麻安得豆有芽。 北辕适楚每自失,复似入海欲算沙。 岂惟阮籍途穷哭,录录尚念太仓粟。 水云难访我辈人,风期讵知晋江客。 三百字与五千言,一指便到玄牝门。 它年肯约移玉趾,焚香促膝为细论。 浩气收还质无槁,有待斯言能却老。 小筑云卧天台山,再挂此冠供汛扫。
名句书法欣赏 它年肯约移玉趾,焚香促膝为细论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它年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时期。《秦併六国平话》卷上:“讲武储粮图再举,它年六国一齐休。” 明 高启 《九日与客登虎丘》诗:“它年何必问谁健,但令不负持螯手。” 玉趾(1).对人脚步的敬称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寡君闻君亲举玉趾,将辱於敝邑。” 三国 魏 应璩 《与侍郎曹长思书》:“幸有 袁生 ,时步玉趾。樵苏不爨,清谈而已。” 宋 司马光 《奉同范景仁宋次道太常致斋韩廷评维见过为诗谢之》:“如何枉玉趾,及门失相迎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二班》:“先生,余亦避难石室,幸可栖宿,敢屈玉趾,且有所求。” (2).白*嫩如玉的脚。 晋 王康琚 《反招隐》诗:“凝霜凋朱颜,寒泉伤玉趾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少年新婚为之咏》:“裾开见玉趾,衫薄映凝肤。” 焚香(1) 烧香 焚香拜佛 (2) 点燃香支 焚香祷告 促膝 膝盖对着膝盖,指相对近坐 促膝之狭坐,交杯觞于咫尺。——《抱朴子·疾谬》 促膝谈心 细论详论。 宋 范成大 《谒南岳》诗:“奇事不胜纪,重游当细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