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辰翁的《摸鱼儿(和中齐端午韵)》 全文: 醒复醒、行吟泽畔,焉能忍此终古。 招魂过海枫林暝,招得魂归无处。 朝又暮。 但依旧,禁街人静冬冬鼓。 画船沈雨。 听欸乃渔歌,兴亡事远,咽咽未能句。 君且住。 能歌吾不如汝。 悠悠鼓枻而去。 沧洲揽结芳成艾,唤作张三李五。 羌自苦。 更闲却,玉堂端帖多多许。 无人自语。 把画扇鸾边,香罗雪底,题作午年午。
参考注释欸乃 象声词。开船的摇橹声 欸乃一声山水绿。——柳宗元《渔翁》 渔歌 打鱼人唱的歌 渔歌互答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兴亡 兴盛与衰亡 咽咽(1).呜咽哀切之声。 唐 李贺 《伤心行》:“咽咽学 楚 吟,病骨伤幽素。” 唐 僧鸾 《赠李粲秀才》诗:“愁如 湘灵 哭 湘 浦,咽咽哀音隔云雾。” (2).谓声音低哑。 明 高启 《始闻夏蝉》诗:“翾翾纔得脱,咽咽未成喧。” 形容有节奏的鼓声。咽,通“ 鼝 ”。《诗·鲁颂·有駜》:“鼓咽咽,醉言舞。” 毛 传:“咽咽,鼓节也。” 宋 辛弃疾 《六州歌头》词:“看贤王高会,飞盖入云烟。白鷺振振,鼓咽咽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