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佐(汝学)的《父母怜儿苦》 全文: 父母怜儿苦,送投主人乐。 父母心常存,主人恩易薄。 有如涸辙鱼,江南望漠漠。 有如霜林鸟,林稀无栖泊。 东邻岂无主,雕梁而黝垩。 西邻岂无主,衣食亦不恶。 也知恩易深,初非父母托。 彼恩诚则然,我心宁不怍。 所贵守分义,甘心死帘幕。 皇天如有知,白日清霜落。
参考注释分义(1).谓遵守名分,为所宜为。《荀子·强国》:“礼乐则修,分义则明,举错则时,爱利则形。如是,百姓贵之如帝,高之如天。” 杨倞 注:“分,谓上下有分;义,谓各得其宜。” 唐 元稹 《胡证授定远将军制》:“尔等率其属部,分义甚明,皆吾劳臣。” 明 张居正 《考满辞免恩命疏》:“伏望皇上,俯鉴愚诚,收回成命,俾臣得安分义,勉效驰驱。” (2).情分;情义。《北齐书·司马子如传》:“ 子如 少机警,有口辩,好交游豪杰,与 高祖 相结託,分义甚深。”《北史·杨愔传》:“抚养孤幼,慈旨温颜,咸出仁厚。重分义,轻货财,前后赐与,多散之亲族。” 宋 司马光 《又谢庞参政启》:“道同志合,出处如壹,分义之美,近古所希。” 元 无名氏 《合同文字》第四折:“他是个老人家多背悔,大人须有才智,外人行白打了犹当罪,可不俺关亲人絶分义。” 甘心(1) 情愿 他是甘心受罚的 初,武帝感 张骞之言,甘心欲通 大宛诸国,使者相望于道,一岁中多至十余辈。——《汉书·西域传》 (2) 满意;满足 不达目的绝不甘心 不愿得地,愿得张仪而甘心焉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 帘幕 遮蔽门窗用的大块帷幕 拉开帘幕,旭日当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