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渐逵的《赠督学蔡可泉》 全文: 忆昔寓京洛,同官西曹院。 君年富英妙,词藻动畿甸。 暌别叹旬载,越海欣一见。 储歛日已深,煦闰溢颜面。 学士资绪馀,诸生启模宪。 古称德润身,君子重豹变。 说泽方自兹,离索复相远。 知崇而礼卑,持此信精鍊。 临岐更踟蹰,瞩望增眷恋。 涧毛虽云微,可以供一饯。 江淅尚玄悟,学者群宗之。 讵知了性命,乃与日月宜。 奇珍匪尝口,绚霞岂能衣。 古来齐鲁论,心事未云岐。 达士抱以脩,浊世相乖痴。 君看百尺楼,下有栋与基。 玄谈竟无益,顿悟亦何为。 隐语互相倡,无乃堕禅机。 君生群哲乡,大途宁更疑。 懋矣炳前脩,新知信相期。 不惜远书札,启我衰钝资。
参考注释离索(1).离群索居。 唐 杜甫 《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》诗:“离索晚相逢,包蒙欣有击。” 仇兆鳌 注:“离索,离羣索居,见《礼记》 子夏 语。” 宋 陆游 《钗头凤》词:“东风恶,欢情薄,一怀愁绪,几年离索。” 明 皇甫涍 《将命巡轺徙倚署阁》诗:“俄顷惻幽衷,遇物悲离索。” 叶圣陶 《火灾·醉后》:“我知道他有离索之感,更兼昨夜酒醉,很不宜于作文。” (2).萧索。《北齐书·元孝友传》:“设令人强志广娶,则家道离索,身事迍邅,内外亲知,共相嗤怪。” 宋 姜夔 《凄凉犯·合肥秋夕》词:“緑杨巷陌,西风起,边城一片离索。” 夏承焘 注:“这里作为萧索之意。” 明 梁辰鱼 《浣纱记·擒嚭》:“旌旗片片穿林薄,游魂渺渺增离索,增离索。” 相远相异;差距大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。” 宋 苏轼 《永兴军秋试举人策问》:“ 汉 之与 秦 , 唐 之与 隋 ,其治乱安危,至相远也。” 明 方孝孺 《赠郑显则序》:“圣贤之文与后世之词,纯驳工拙多寡不大相远也。” 鲁迅 《南腔北调集·论翻印木刻》:“木刻却小品居多,所以翻刻起来,还不至于大相远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