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祯的《摩崖碑》 全文: 有客新自湘江归,登堂示我浯溪碑。 芒寒色正三百字,忠义之气何淋漓。 白日行天破幽曀,走避罔两潜神夔。 忆昔天宝初丧乱,渔阳突骑如飙驰。 二十四郡少义士,平原太守独誓师。 平生不识颜真卿,乃能一木支倾危。 清河年少气慷慨,十岁作质平卢儿。 中兴大业起灵武,功成不死神扶持。 道州刺史昔漫叟,振笔大放琼琚词。 请公磨崖书绝壁,镌镵千仞青云梯。 蛮烟瘴雨不剥蚀,万古照曜天南陲。 昨者剧贼乱滇海,盗据衡永为根基。 太平祭告遍群望,山川一洗无磷缁。 宜有雄词继前代,磨崖重刻浯溪湄。
参考注释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 祭告古时国有事,祭神而告之。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二:“天子为元元祈福,遣大臣分行祭告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二:“ 乾隆 庚辰,奉使祭告岳瀆。” 山川 山岳、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磷缁亦作“ 磷淄 ”。语出《论语·阳货》:“不曰坚乎?磨而不磷;不曰白乎?涅而不緇。”磷,谓因磨而薄;缁,谓因染而黑。后因以比喻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起变化。 唐 杜甫 《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》诗:“岁阳初盛动,王化久磷緇。” 宋 秦观 《庆禅师塔铭》:“呜呼我师,法妙难思,与物并作,而不磷緇。” 明 唐顺之 《赠王山人》诗:“自笑久磷緇,还真已是迟。” 梁启超 《论私德》:“即有一二达识热诚之士,苟欲攘臂为生民请命,则时或不得不用诡秘之道,时或不得不为偏激之行。夫其人而果至诚也,犹可以不因此而磷淄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