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冠卿的《仙游》 全文: 迢迢秋夜长,娟娟霜月明。 隐几观万变,頫仰周八纮。 人间厌谪堕,翳凤骑长鲸。 寥天排云征,高步抚流星。 群仙罗道周,有若相逢迎。 旌羽绚虹霓,环佩锵葱珩。 问我来何迟,携手上玉京。 阶级扣灵琐,班联簉紫庭。 绿章奏封事,清问殊哀矜。 饮之以云腴,锡之以琼英。 下拜亟登受,倏然云雾兴。 杳不知其所,变化无留形。 俄顷双青鸾,衔笺报归程。 望舒肃前驱,徒御了不惊。 归时夜未央,仰视河汉横。 天风西南来,隐隐笙竽声。 钧天认帝所,昨梦怆难成。
名句书法欣赏 天风西南来,隐隐笙竽声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天风风。风行天空,故称。 汉 蔡邕 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枯桑知天风,海水知天寒。” 唐 韩愈 《辛卯年雪》诗:“波涛何飘扬,天风吹旛旂。” 明 郑若庸 《玉玦记·赏春》:“好趁天风,直上青霄。” 郭沫若 《哀时古调》九:“天风吹,海浪流。满怀悲愤事,聊以寄箜篌。” 西南(1) 西南方 其西南诸峰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 (2) ;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 (3) 指我国西南地区,包括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西藏等省区 隐隐(1)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(2)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(3)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笙竽笙和竽。因形制相类,故常联用。竽亦笙属乐器,有三十六簧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琴瑟张而不平,笙竽备而不和。” 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盖象琴筑并奏,笙竽俱唱。” 唐 杜甫 《玉华宫》诗:“万籟真笙竽,秋色正萧洒。”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中秋》:“丝篁鼎沸,近内庭居民,夜深遥闻笙竽之声,宛若云外。” 清 黄宗羲 《黄季真先生墓志铭》:“门成 鲁 卫 ,祭抱笙竽。” |